加拿大家庭医生短缺患者多 不收新症实属奈何之
家庭医生短缺已有5年
家庭医生吴建忠表示,他从2年前开始就不接收新病人了,原因是现有的病人已经太多,「现在的病人会推荐他的亲朋好友也来此就医,加上有些小时候在此看病的人长大后结婚、生子或父母移民来加,还有新移民,令诊所的病人不断增加,实在无法接收新病人。」他说,医生都要保证诊断的水平,不能为了节约时间草草了事,因此无法通过减少和病人的交谈来换取多看一些人。
他说,家庭医生短缺的问题,其实早在5年前就开始,那时就已有不少家庭医生挂牌明确表示「不收新症」。最近几年政府一直号召家庭医生多工作些,多看病人,比如政府号召几位家庭医生组成一个小组,然后轮流值班,每人都平摊一晚或两晚值夜班,这样互相补充,也能多看些病人。
至于何时才能收新病人,吴建忠表示,只要一有机会,他都愿意接纳新病人,但照目前的情况看,一般是现有病人搬家了,或是诊所规模扩大了,才会考虑接收新症。
逾一成急诊病人无家庭医生
在约克区中央医院急诊室工作的华裔医生李干文表示,来急诊室就医的起码有10%是没有家庭医生,无奈之下来的。遇到一些不是很急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他就会建议病人回去找家庭医生。
他说手上有一份接收新症的医生名单,但不少病人回复说,打电话去了,医生却表示已不收新症。李干文认为,家庭医生短缺的问题将导致急诊室轮候时间更长,现在约克区中央医院急诊室平均等候时间为4小时。
他们认为,根本解决办法是政府培养更多的医学院学生。
在北约克开诊的陈医生指出,开业第一年曾经到位于士嘉堡东端的多伦多动物园附近民居出诊,但现时已经够病人,就不再主动收新症。
他的诊所目前只接受现有病人的其它家庭成员,又或是关系良好的病人所介绍的亲友。
他说,有不少华裔病人只是要求开医生纸买鞋垫和按摩治疗,也有病人第二次看病就要求开半年的病假,市中心很多病人换医生是要取得一些处方药物。很多病人不固定医生,只是贪图一时方便,对医生并不公平。因为依例医生要保留病人档案10年;如果是儿童,就更要保存至18岁之后再10年,只看一、两次病要大费周章并不划算。
现时医疗体系出现医生荒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本地毕业的新入行医生有半数是女性。安省医生协会的调查发现,女医生每星期的工作时间平均较男医生少6至7小时;入行不久又怀孕,放半年产假。
(来源:星岛日报 编辑:Ka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