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居民福利介绍

文章来源:华商移民编辑:jack时间:2010-01-19 09:25浏览次数:

香港并不是一个福利社会,而是一个较为关注市民福利的社会。自60年代中期以来,香港政府逐渐认识到,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对于缓和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所带来的种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而,近二三十年来,由于香港政府的关注及介入,香港的社会福利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所涉及的范围很广,这里主要介绍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一般历史、香港的“社会保障”计划、香港的“直接福利服务”等若干方面的情况;同时,对香港社会和市民关注极多的老人保障问题也作一些介绍与剖析。

一、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历史及特点在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近百年岁月里,香港社会的福利事业是由华人社团和教会兴办的,港英政府基本上持不参与的态度。华人社会开办救济性质的福利事业是基于“做善事”的道德观及佛教“普渡众生、乐善好施”的精神,而天主教和基督教办福利事业则是与其传教活动紧密结合的,因为,一个受到教会提供的救援服务的人,是最容易受到“博爱”教义的熏陶而成为基督的信徒的。

香港最早由华人社会设立的民间慈善机构是19世纪70年代初创办的东华医院,后来又增设广华医院、东华东院及附属机构,统称为“东华三院”。东华三院最初只是为患重病无家可归的人提供医疗和住所,后来发展为拥有门诊部、疗养院、养老院、老人中心、殡仪馆、中小学及幼儿园的综合社会福利机构。直到今天,东华三院仍是香港最大的民间志愿慈善机构之一。香港华人社会设立的历史悠久的福利机构还有1878年创立的保良局等。

天主教和基督教也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于香港设立慈善机构,这些慈善机构以收养弃婴儿童、服务聋哑人、盲人和老人为宗旨。本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教会办的福利机构又有两次大的发展。在现在香港社会3000多个大大小小的民间福利机构中,属宗教团体主办的就占了近半数。

香港民间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是靠向社会募捐、埠内外捐赠以及教会产业收益来作为其主要的经费来源。直至本世纪70年代开始,这一情况才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从60年代中期开始,香港政府由社会福利事业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香港政府介入和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人口激增,市民对福利设施及生活环境的需求大大增加,政府压力增大;二是战后尤其是60年代后香港经济整体增长迅速的同时,因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悬殊的现象严重,低收入的阶层不满情绪增长,导致社会动乱事件频频出现:三是香港的民间福利事业因国外慈善机构捐款的大量流向越南等陷入战火的地区而显得经费难以为继。加上战后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福利社会”的影响,因而,香港政府参照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从改善社会福利,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出发,开始陆续制定和推行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和措施。而60年代以后香港经济的迅速增长,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增,也从客观上为香港政府参与社会福利事业提供了充裕的物质基础。

香港政府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首要任务是制定社会福利政策。1965年和1973年,香港政府先后发表两份社会福利政策白皮书,一份是《香港社会福利工作之目标与政策》,一份是《香港福利未来发展计划》。1977年,1979年和1991年,又发表三份白皮书,即1977年的《群策群力协助弱能人士更生白皮书》、1979年的《进入八十年代的社会福利白皮书》、1991年的《跨越九十年代香港社会福利白皮书》。

这些白皮书是港英当局社会福利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港英政府宣称,香港的社会福利政策是要确保香港发展足够的社会福利服务,补救、减轻和预防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改善个人、团体及社区的生活素质,促进市民生活和谐和稳定。为了推行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香港设立有社会福利咨询委员会及康复服务发展协调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负责就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向政府提供意见。这些委员会的成员均由港督委任。

政府负责社会福利事业的职能部门是社会福利署,这一机构虽早在1958年就设立,但其经费、人手和权限均有限。60年代后,社会福利署的力量不断得到充实,职能也不断健全,财政开支亦逐年增多。此外,政府的医务卫生署、教育署、市政总署及劳工处等部门也参与福利工作。

香港政府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另一重要方式是拨款资助民间志愿机构。从70年代开始,政府除了拨款由社会福利署兴办一些福利项目以外,每年均对民间社会福利机构提供资金资助,这种资助金额逐年增加,现在,民间福利机构的经费80%由政府赞助。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将本文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