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国家概况:美国宾夕法尼亚州(3)

文章来源:互联网 编辑:Leila 时间:2010-01-21 15:14 浏览次数:

    城市介绍

  宾夕法尼亚州是中大西洋5州中唯一不滨海的州。但从大西洋开来的船只可沿特拉华河上溯到费城。围绕费城发展起来的宾夕法尼亚—新泽西—特拉华综合港区,别称为亚美利港,是世界第三繁忙航运中心。

  匹兹堡是全国最大的钢铁中心。除钢铁外,在平板玻璃、耐火材料、拖车、有色金属铸件和无机颜料的生产上,本州亦居领先地位。工业有冶金、纺织、化工、金属加工、电器、机械、造船、石油加工、食品、皮革、橡胶、木材、烟草等部门。水运发达。费城、匹兹堡和伊利是本州3大港口。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连接新泽西和俄亥俄的宾州四道高速公路是高标准的现代化公路。铁路总长约12900公里,可通往各工业城镇。费城和匹兹堡有主要商业航空港,其他14个城市有定期航班。

  宾州首府并非本州大城匹兹堡和费城,而是中部小城哈里斯堡。哈里斯堡位于萨斯奎汉纳河东岸,人口5.2万(1994年)。18世纪初,一个名叫哈里斯的英国人在此建立了一个贸易点,该市因此得名。近百年后,州府迁到这里。市里耸立着雄伟的州议会大厦。东郊的赫希建有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在此地的巧克力世界 (chocolate world),你可以坐自动车穿过可可树园,可看到先进的机器设备,把可可豆、牛奶与糖变成巧克力棒的全过程。市东南15公里的三英里岛建有核电站,1979年曾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为世人重视核安全敲响了警钟。

  哈里斯堡以南50公里的葛底斯堡,是美国南北战争史上最著名的战场遗址。1863年,南军统帅罗伯特·李率军7.6万人、270门大炮向联邦军发起进攻,联邦军以9万之众,360门大炮在此地迎敌。从7月1日到3日,双方进行了殊死的战斗,伤亡和失踪的士兵多达5万人。最后,南军元气大伤,被迫撤退。这场大战在当地不少博物馆里都有所描绘。当年的战场方圆达几十里,需要坐车游览。两军阵地上那一尊尊大炮,使人联想到战斗中的滚滚硝烟。那次战役后不到五个月,安葬阵亡将士的国家烈士公墓就完工了。在落成典礼上,林肯总统发表了广为传诵的简短演说,提出了“民有、民治、民享政府”(gover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的口号。在当年讲演的地方,如今耸立起阵亡将士纪念碑。顶上的女神,端庄静默,好像在为长眠的英灵祈求福佑。

  宾州西北隅,伊利湖畔,坐落着该州第三大城伊利。它是重要湖港和工业城市,人口10.8万(1994年)。湖滨辟有普雷斯克岛公园。附近停泊着双桅战船“尼亚加拉”号。它曾在第二次英美战争期间(1813年)作为美军旗舰参加了伊利湖水上大战。现供游人参观。

  宾夕法尼亚州东部除费城外,还有一座较重要的城市,叫阿伦敦,人口10.5万(1994年)。它与毗邻的伯利恒等城镇组成约50万居民的工矿区。这里是美国第二大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所在地,也是美国最大的水泥工业中心。文化教育事业也十分发达,设有以理工科著称的利哈伊大学。伯利恒还是美国享有盛誉的音乐中心之一,每年5月都举行盛大的巴赫音乐节。这些城镇都坐落在利哈伊河谷。两旁的坡地上,错落有致地散布着一幢幢单层和双层的独立住宅。这里早期居民中多德国后裔,现城镇中许多居民仍然保留着德意志民族的文化传统。阿伦敦的名胜有宰恩改革教堂。在独立战争期间,为了保护著名文物“自由钟”免受英军破坏,曾将钟秘密运来,藏匿在这座教堂中。城北15公里有一禁猎区,生存着许多美洲野牛。美国本是这种野牛的故乡,由于早期白人不断射杀,濒于灭绝。建立禁猎区后,才使美洲野牛有了栖息之地,得以繁衍生息。

    本州别名,它在十三州之内,恰居心脏地区。叫做“拱心石之州”。

    本州箴言为“道德、自由和独立”Virtue,Liberty and Independence。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将本文分享到:
    相关阅读: